对于刚踏入会计行业的新人小白,或是初入企业单位的财务新手来说,掌握一些基础的会计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比如,税负率这个概念,它究竟是什么意思?税务率又是如何计算的呢?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什么是税负率?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如:某企业某年度产品销售收入100万,企业会计利润是10万元,该年度交纳所得税3万,则所得税税负率为3/10*100%=30%
不同人对于具体的定义理解也有差别,大家可以按照相关的理解去解释,没有很死板的含义。
税务率计算方法包括什么?
增值税税负率=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100%
具体计算如下: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100%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税负率是分类的,如增值税税负率为:
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为:
实际交纳所得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通过以上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税负率的概念以及税务率的计算方法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当然,这只是税负率知识点的一部分。如果大家还想要深入学习更多有用的会计实操知识,提升自己的实操技能,以便更快地上手工作,那么小编建议大家可以到会计资源网来学习。
本文【什么是税负率?税务率计算方法包括什么】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