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常因需求不足陷入停产困境。此时,生产设备虽暂停运转,但折旧仍在计提。这就引出一个关键财务问题:停产期间生产设备计提的折旧,究竟能否在税前扣除?这一问题关乎企业成本与税务处理,下面为您详细剖析。
企业因需求不足停产,期间生产设备计提折旧可否税前扣除
如果企业因需求不足停产是暂时的、非永久性的,且设备仍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即使暂时未使用),其折旧费用应视为与未来收入相关。因此,个人观点,企业因需求不足暂时停产期间,生产设备计提的折旧可以税前扣除。同时注意,企业应保留证明停产是暂时性的相关资料(如停产原因、恢复生产计划等),作为折旧费用税前扣除的依据。
但如果停产是永久性的,设备不再使用,其折旧费用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不得税前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六十三号)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714号)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六十三号)第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一)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三)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四)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五)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六)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七)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714号)第五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财会[2006]3 号)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因此,企业的生产设备在停工期间应计提折旧。根据上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规定可知,生产设备计提的折旧税前扣除的前提是设备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未使用的设备未用于生产经营未产生收入,其折旧费用与取得的收入无关,不能税前扣除。
综上所述,关于企业因需求不足停产期间生产设备计提折旧的税前扣除问题,已有明确判断依据。企业应严格依据相关法规政策,准确进行财务处理与税务申报,确保合规运营,避免潜在税务风险。
本文【企业因需求不足停产,期间生产设备计提折旧可否税前扣除】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