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创业浪潮涌动,各种类型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于会计行业从业者或即将踏入这一领域的新人来说,了解小微企业的定义及其界定标准显得尤为重要。毕竟,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其会计政策和账务处理方式也各有差异。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深入探讨一下小微企业的相关知识吧。
小微企业是什么意思?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中小企业中,也是要分类的,具体可以划分为三种: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而小微企业根据名字来看,可以知道里面一定有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但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两种企业,它就是家庭作坊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四种企业合在一起才组成了小微企业。为了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国家还提供了许多的优惠政策。
小微企业具体是怎么界定的?
要想知晓划分小微企业的标准,那么就需要考虑企业的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同时还需要结合行业特点,行业不同,标准也不尽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税收中的小型企业和现实中小微企业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在税收中的小微企业,主要包括三个标准:
1、看资产总额,工业企业资产总额是不能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资产总额则不能超过1000万元;
2、看从业人数,工业企业总人数不能超过100人,其他企业总人数不能超过80人;
3、看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得超过100万元。
只有同时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才能称得上是税收上的小型微利企业。
如今,小微企业遍布各行各业,但作为会计人员,我们不能仅凭现实中的小微企业条件就轻易判定一个企业是否属于税收上的小型微利企业。我们必须仔细甄别,确保准确区分。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会计实操的相关内容,不妨登录会计资源网进行查询,这里将为你提供更多实用信息和专业指导。
本文【小微企业是什么意思?小微企业具体是怎么界定的】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