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资产管理的广阔天地里,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是两个不可或缺但又容易让人混淆的概念。对于许多初学者或实践者来说,准确区分这两者并在会计核算中妥善处理,往往是一项挑战。感兴趣的小伙伴赶紧来看一看吧。
低值易耗品包括哪些?
在了解低值易耗品包含哪些物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低值易耗品的概念。它指的是单位价值在10元至2000元之间的劳动资料,或者使用年限不超过一年,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
具体包括有:
1、IT耗材:电话机、传真机、鼠标、智能考勤机、键盘、小型路由器等;
2、购买的办公家具:储物柜、员工卡位、更衣柜、职员椅、值班床、客户凳等;
3、其他物品:电子秤、货架、接货宝、小推车、风筒、防撞胶、微波炉、扫把、拖把等。
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怎么区分?
1、定义不同
上述已经讲述了低值易耗品的定义,这里就不再赘述。
固定资产指的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且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价值能够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机器、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工具等。
2、科目设置不同
低值易耗品:需要记账在”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这个科目,低值易耗品的增加登记在借方,低值易耗品的减少登记在贷方,期末余额在借方,通常用来反映企业期末结存低值易耗品的金额。
固定资产可以登记的科目比较多,按照不同标准,可以登记在”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等科目中。
3、核算内容不同
低值易耗品核算的就是上述所说的具体物品,而固定资产核算的一般是生产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等。
综上所述,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在定义、科目设置以及核算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大家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并在实际工作中准确区分和处理它们。如果小伙伴们还有其他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探讨,欢迎来到会计资源网,让我们一起在会计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文【低值易耗品是什么意思?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的区别是什么】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