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广阔领域里,边际成本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揭示了成本变化的规律,还为企业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了解边际成本及其计算方法已成为许多专业人士的必备技能。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深入探讨一下边际成本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
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边际”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每多一个”,边际成本就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量所需要增加的成本就叫作边际成本。
而边际收益就是指多卖出一个单位的产品,可以增加的收入就叫作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边际收益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一般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递减的增加,从而边际成本下降,也就是说的是规模效应。
比如,仅生产一太设备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0台设备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设备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 生产新的一台设备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设备。
边际成本有很多商业应用,比如演唱会、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无论多少乘客,每次出行费用几乎是固定的。但如果多一个乘客,只加一个人的餐饮费,增加一个乘客的收益,但增加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边际成本怎么算?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由定义得知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TC)的变化量(△TC)除以对应的产量上的变化量(△Q)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即: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
举例>>
客户向面包工厂订购1000个面包,总成本为2000元。这1000个面包是固定成本,在生产方面是固定的。但中途客户追加500个面包的订单。面包工厂只需要增加原材料即可,可能总成本只需要2400元,这时边际成本计算为:(2400-2000)÷(1500-1000)=0.8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边际成本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边际成本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更是企业决策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想要学习更多实用会计知识,获得更多会计实操技能?欢迎大家加入会计资源网学习。
本文【边际成本如何计算?边际成本要怎么理解】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