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财务工作中,未达账项余额调节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尤其是对于刚踏入财务领域的会计新人来说,掌握其制作方法和计算公式至关重要。那么,未达账项余额调节表究竟是如何制作的呢?其计算公式又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未达账项余额调节表怎么做?
1、对账。
查找银行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期末余额,并分别把银行对账单余额与银行日记账余额分别列示出来;
2、以银行对账单为准,调整银行日记账。
银行日记账余额应加上银行已收款入账,但企业未入账再减去银行已付款,但企业未付款的款项,最后加减企业误记的金额;
3、以企业银行日记账为准,调整银行对账单余额。
银行对账单余额应加上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未入账的款项再减去企业已付款,单银行未付款款项,最后再加减银行串记金额;
4、调整后,如果余额还是不一致,那么仔细检查企业的记账凭证,看是否发生了记账错误;
5、最后,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以便清晰地看到哪里存在未达账项,调整后的余额是一致的,但是不作为入账的凭证。
银行余额调节表主要是为了防止未达账项时间过长,下期漏记。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可作为银行存款科目的附列资料保存。该表主要目的是在于核对企业账目与银行账目的差异,也用于检查企业与银行账目的差错。调节后的余额是该企业对账目银行实际可用的存款数额。
未达账项余额调节计算公式是什么?
1、企业“银行存款”科目调节后余额=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入账,企业尚未入账的账款-银行已付入账,企业尚未入账的账款
2、银行对账单调节后余额=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入账,银行尚未入账的账款-企业已付入账,银行尚未入账的账款
企业“银行存款”科目调节后余额-银行对账单调节后余额。
未达账项余额调节表的处理及计算公式,对于企业财务工作来说至关重要。掌握了这些方法和公式,就能更好地处理未达账项,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当然,如果大家还对此存在其他疑问,欢迎加入会计资源网学习。
本文【未达账项余额调节表是如何做的?计算公式有哪些】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