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我们或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些可能让我们感到陌生,不知所措。例如,现金坐支这一术语,你了解它的真正含义吗?现金坐支会带来哪些后果呢?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解析这些关键点。
现金坐支什么意思?
● 坐支现金:收到现金(营业款即)以后不往银行存,直接从收到的现金(营业款即营业收入)中开支。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营业款即营业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当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坐支单位应当定期向开户银行报送坐支金额和使用情况。 同时,收支的现金必须入账。坐支简单地说是挪用收入款。
现金坐支的后果?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未经批准坐支或者未按开户银行核定坐支额度和使用范围坐支现金的,按坐支金额的10%至30%处罚。
坐支的危害:虽然坐支很节省时间,但是其影响却不容小觑。对于个人来说,发生坐支现金,就意味着发生混乱,这就很容易使库存现金和日记账发生错误,从而导致错账、漏账和账实不符的现象。从企业角度讲,坐支现金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与核算,更有可能为企业偷税漏税创造契机。从社会角度讲,这样不利于监控,很容易产生贪污犯罪的不良之风。
以上就是关于现金坐支的含义及其后果的详细介绍。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会计术语及其潜在风险。如果大家希望学习更多有用的会计知识点,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妨选择到会计资源网学习会计知识,让自己的知识学习更上一层楼。
本文【什么是现金坐支?现金坐支有哪些后果】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