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财务领域的摸爬滚打中,制作财务报告无疑是每一位财会专员晋升之路上的必修课。那么,财务报告究竟是何方神圣?它包含了哪些内容?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它,以及遵循哪些管理要求来编制它呢?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一一揭晓。
财务报告是什么意思?要如何理解?
财务报告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通常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管理者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评价、考核、监督企业管理者受托经管责任履行状况的基本手段,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作出投资或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真实、完整、有用的财务报告是经济社会诚信的重要内容和基石;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是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财务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财务报告应当是对外报告,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使用者,专门为了内部管理需要的报告不属于财务报告的范畴;
2、财务报告应当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包括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和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等信息,以勾画出企业经营情况的整体和全貌;
3、财务报告必须形成一套系统的文件,不应是零星的或者不完整的信息。
4、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最终结果体现,是向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媒介和渠道,是沟通投资者、债权人等使用者与企业管理层之间信息的桥梁和纽带。
5、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
财务报告的管理要求有哪些?
1、依据各项会计准则确认和计量的结果编制财务报表。
2、熟悉列报基础。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当对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进行评价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市场经营风险、企业目前或长期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以及企业管理层改变经营政策的意向等。
3、依据重要性原则进行项目列报。关于项目在财务报表中是单独列报还是合并列报,应当依据重要性原则来判断。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一般可以合并列报,但是对其具有重要性的类别应该单独列报。
4、保持列报的一致性。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5、采用权责发生制。除现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实现制编制外,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其他财务报表。
当然,想要在实际操作中更加游刃有余,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会计资源网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会计实操学习资源,帮助大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欲知更多财会考试动态和实操技巧,敬请关注会计资源网。
本文【财务报告是什么意思?要如何理解?财务报告的管理要求有哪些】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