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纳税等级的诸多要素时,我们往往会聚焦于那些直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数据,如经营性收入和支出等。然而,除了这些直观的财务数据外,纳税等级还包含了一系列非经营性指标。那么,这些非经营性指标究竟是指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将带大家了解一下。
纳税等级里非经营性指标是指什么?
非经营性指标信息是指纳税评估、大企业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或税务稽查出具的决定(结论)文书的记录。
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纳税信用级别设A、B、C、D四级:
▶A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90分以上的;
▶B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70分以上不满90分的;
▶C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40分以上不满70分的;
▶D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不满40分或者直接判级确定的。
2018年4月1日起新设M级。
未发生失信行为的新设企业,和评价年度内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且年度评价指标得分70分以上的企业,纳税信用评级为M级。
新设企业在首次办理涉税事宜时,由税务局完成本期的纳税信用评价;其他企业每年4月份确定上年度纳税信用评价。
1、A级纳税人
A级纳税人一次可领取3个月用量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根据需要领取;
连续3年被评为A级信用级别(简称3连A)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提供绿色通道或专门人员帮助办理涉税事项;
2、B级纳税人
B级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实施正常管理,适时进行税收政策和管理规定的辅导;
3、M级纳税人
对M级纳税人,税务机关适时进行税收政策和管理规定的辅导。
4、C级纳税人
C级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依法从严管理;
5、D级纳税人
公开D级纳税人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名单,对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其他纳税人纳税信用直接判定为D级。
综上所述,纳税等级中的非经营性指标是企业综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体现了企业在税务管理方面的责任感和合规意识,也为企业提供了改进和提升的方向。因此,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也应重视非经营性指标的建设,加强税务管理,提升纳税信用等级,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纳税等级和非经营性指标的信息,欢迎访问会计资源网。
本文【纳税等级里非经营性指标是什么意思?一文了解】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