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中级会计实务领域,本文文将为您系统解析所得税会计中的核心概念。准确理解计税基础,对于企业税务筹划与财务报告编制至关重要,是每位会计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知识储备。
1.含义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在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假定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核算所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应有金额。
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其计税基础一般为取得成本。
在资产持续持有的过程中,可在未来期间税前扣除的金额是指资产的取得成本减去以前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已经税前扣除的金额后的余额。
2.固定资产
(1)初始确认时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实际成本
(2)持有期间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
3.无形资产
(1)除内部研究开发之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
①初始确认时: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实际成本
②持有期间:
a.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摊销
b.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摊销
(2)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①费用化支出:
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费用化支出计入了当期损益(管理费用),没有形成资产,故费用化支出是不存在计税基础的。
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
②资本化支出:
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应当计入所形成无形资产的成本,并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税前摊销。
【提示】如果会计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均符合税法规定,那么每期纳税调减的金额均为会计上计入费用的金额(研究阶段的支出、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及形成无形资产后计入损益的摊销额)的75%。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账面价值=期末公允价值
计税基础=取得时的成本
4.投资性房地产
(1)成本模式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摊销)
(2)公允价值模式
账面价值=期末公允价值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摊销)
通过本文的阐述,期望读者能对所得税资产的计税基础有更为清晰、深入的理解。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确保税务处理的合规性与准确性,为企业的稳健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学习:所得税资产的计税基础】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